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汇编  >>清史镜鉴
清史镜鉴        

目 录

前言

政治
清代中叶以来中国国力的变化[戴逸]

“振兴中华”口号的由来[李文海]

清朝的任官回避制度[郭松义]

清朝严厉打击科场舞弊案例[李国荣]

清代严禁太监干政[唐益年]

清代的秋审制度[李岚]

“康乾盛世”的闪光点[李国荣]

清末制订的中国第一部版权法[闵杰]

经济
清代的“黄宗羲定律”效应[郭松义]

清代盐业经济中的垄断问题[张小也]

康熙发现和推广的御稻种[闻性真]

直隶巡抚李光地治理永定河[王思治]

晚清时期兴修铁路的纷争[唐益年]

晚清商标法的颁布及其夭折[崔志海]

清末一场由股票投机引发的金融大恐慌[闵杰]

社会生活
清代的“农转非”[郭松义]

清代灾情与救灾[江太新]

“重农桑以足衣食”[左步青]

清末 “丁戊奇荒”[李岚]

清末彩票的创始[闵杰]

清末彩票的泛滥[闵杰]

思想文化
儒学书籍的编纂与清初文治[史革新]

《四库全书》的编纂与中国传统文化[黄爱平]

《四库全书》的历史变迁[黄爱平]

晚清仁人志士的忧患意识[冯天瑜]

清代饮茶、品茗趣闻[林永匡]

边疆民族
有清一代边疆政策的当代启示[马大正]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王思治]

六世班禅朝觐乾隆皇帝[李建宏]

土尔扈特蒙古万里回归的启示[马大正]

左宗棠与“新疆危机”[杨东梁]

对外关系
中俄《尼布楚条约》[薛衔天]

大西北的阴霾[薛衔天]

从“夷务”到“洋务”[虞和平]

几乎被历史遗忘的海外游历使(1887-1889)[王晓秋]

清末五大臣出洋[王晓秋]

《辛丑条约》谈判李鸿章迁延北上原因浅议[史革新]

军事
李自成对清战略防御失误的思考[王冬青]

以战逼和[陈在正]

人物
努尔哈赤与明朝的人参商战[闻性真]

从洪承畴说明清之际的“贰臣”[李尚英]

康熙帝八拒尊号[李文海]

康熙帝读书[李治亭]

康熙与清初历法之争[闻性真]

康熙皇帝与西洋科学[刘潞]

清代廉吏于成龙[王俊义]

浅议清初廉吏汤斌[史革新]

清代御史钱沣[冯佐哲]

黄遵宪及其著作《日本国志》[王晓秋]

“状元资本家”张謇的商海生涯[朱英]

康熙发现和推广的御稻种

闻性真

三百多年前七月(农历六月)的某一天,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康熙(玄烨),在巡视他在宫内丰泽园所种的稻田时,偶然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子,它“高出众稻之上”,而且颗粒已经成熟。本来这片稻田种的是玉田稻种,要到农历九月才能成熟。现在,竟然有一棵稻子提前60余天,在六月就早熟了。这使康熙喜出望外。他把它采摘下来,做为种子加以收藏,准备来年春天试种,看它是否还能早熟。到第二年试种,果然又于六月早熟。“从此生生不已,岁取千百”,经过年复一年的积累,终于由少变多,培育成一个早熟的新稻种。史载这种能提前早熟的新稻米色微红,气香味腴。因为产在宫内,又是康熙皇帝亲自发现和培育出来的,所以称为“御稻种”或“御稻米”。 

康熙发现新稻种固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又不是纯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御稻种当初在丰泽园里,只是一株不为人注意的天然杂交稻。这棵天然杂交稻,就像一匹凡夫不识的千里马一样,只有遇见伯乐才改变了命运,显示出自己的特殊价值。康熙就是这棵天然杂交稻的“伯乐”。他“自幼喜观稼穑,所得各方五谷之种,必种之,以观其收获。”凡是收成好的优良品种,都“诚欲广布于民生,或有裨益。”他当政后,在中南海丰泽园旁治田数畦,环以溪水,建造一个“阡陌井然在目,桔槔之声盈耳”的环境。还在田旁种桑养蚕,并在附近建了“知稼轩”、“秋云亭”,作为观摩体验农桑作业的地方。他创建的这个农事氛围,对其日后在农业上的贡献,果然起了重要作用。可见,康熙发现和培育出新稻种,绝不是纯属偶然。 

对于自己发现和培育的新稻种,康熙没有急于宣传和推广,而是先在宫内种植,供宫廷内部食用。大约试种了十年左右,到康熙三十一(1692)年四月,他才在丰泽园澄怀堂的一次会上,宣布了他发现和培育新稻种的事。当尚书库勒纳、马齐等人进入澄怀堂后,康熙问他们:“顷尔等进来时,曾见朕所种稻耶?”大家说:“曾见过,稻苗已长尺许矣。此时如此茂盛,实未有也。”康熙说:“朕初种稻时,见有于六月时即成熟者,命取收藏做种,历年播种,亦即至六月成熟,故此时若此茂盛。若寻常成熟之稻,未有能如此者。”从康熙的话里可以看出,在三十一年四月之前,他没有正式宣布过发现和培育御稻种的事,如果外界早已知道,他就不会对臣下说这番话了。可见,康熙对发现和培育新稻种一事,态度是严肃的,没有好大喜功、自我吹嘘之意。 

康熙对库勒纳、马齐等人宣布了御稻种的新闻之后,消息应该是不胫而走。但由于当时御稻种仅供宫廷之用,相当时期内无人敢于请求试种。到康熙三十九(1700)年后,才有直隶巡抚李光地、天津总兵蓝理向康熙申请,要在天津推广种植,但没有立即得到康熙批准。四十二(1703)年清政府兴建热河行宫,御稻种首先被移植到承德避暑山庄。承德地处长城以北,已是北纬40度以上,其霜期比北京来得早,白露之后一般稻子不能成熟。所以,历史上无成功种稻先例。但御稻种是在白露前成熟,因而试种成功,从而改写了长城以北不能种稻的历史。据康熙回忆:“口外种稻,至白露后数天不能成熟。惟此种可以白露前收割。故山庄稻田所收,每岁避暑用之尚有盈余。”  

既然长城以北都可以种水稻,所以到四十三(1704)年,康熙批准了直隶巡抚赵宏燮和天津总兵蓝理分别在北京玉泉山和天津郊区种稻的请求。 

经过三十几年的试种,到康熙五十四(1715)年,他决心向南方推广。康熙认为,南方气候温暖,稻谷成熟必早于北方,“当夏秋之交,麦禾不接,得此早稻,利民非小。若更一岁两种,则亩有倍石之收,将来盖藏渐可充实矣。”可见康熙是想在农业上发展连作双季稻,利用御稻种的早熟,农民收割后可以紧接着再种一季。这是他在发展农业上的一个重大战略构想。 

为了在南方推广御稻双季连作,他首先选定在苏州和江宁(南京)地区试种,因此把这项重要任务交给了自己在那里的心腹耳目苏州制造李煦等人。李煦接到任务后立即行动,可第一次试种成绩不佳,使康熙大为扫兴。康熙在李煦的奏折上批示说:“四月初十种迟了。京里的六月二十已得进矣!”由于第一季种迟了,推迟了收获期,因而影响到第二季插秧也晚了,故二季稻“苗虽长成,结实甚少,所收稻谷每亩不满一石。”为了帮助李煦试种和推广御稻种,康熙还特派水稻专家、老农李英贵到苏州去现场指导,指示李煦“尔细问李英贵种稻之法,并早晚节气,自然南方收两季。若不留心,鹘突乱来,终无实效。”第二年,李煦遵照康熙的指示,在李英贵的指导下,提前在谷雨日(三月二十八)插了一季秧。这一次由于提前插秧,因而一季早熟,二季赶插得时,两季的收获均较去年明显提高。与苏州本地稻相比,御稻种也有明显的优势。苏州稻的成长期需要一百四五十天,御稻种只需要七十天左右。由于御稻可以连作两季,每亩产量可以比苏州稻增加五成。当时,除苏州外,江西、浙江、安徽的官吏和两淮商人也认为有利可图,因而也纷纷向李煦请要种子。 

推广御稻种的另一积极分子是曹雪芹的父亲曹頫。曹頫时任江宁织造,与李煦是亲戚,也是康熙在南方的耳目。故李煦试种御稻,曹家也不甘落后。从曹頫的报告可以看出,曹家第一次试种成绩比李煦要好。但也因为一季稻种晚了,致使二季稻“虽亦发秀,但不能成实。”后来他从母舅李煦那里看到康熙的批示,才知道“二次不实之由,乃因种迟之故。”有了这次经验教训,第二年一季稻收获与二季稻插秧均赶在六月内完成,故收成较好。曹頫又根据康熙指示,把御稻种子“散给乡间百姓,谕以播种之法”,每亩也收了三石七八斗不等。小说《红楼梦》中提到的“御田胭脂米”和“红稻米粥”,很可能指的就是康熙推广的御稻种。据曹頫以后的报告说,江南农民对御稻“无不欢忭踊跃,传为异宝。凡有田产之家,俱闻风求种。”康熙看了很是兴奋,特指示他“此种须广布江南,以便民生才好。不可花费吃用!”从这一批示看,康熙几十年培育御稻种,绝不是单纯为了宫廷御用,而是要把它在中华大地上推广,解决国计民生中最重要的吃饭问题。 

康熙在南方推广御稻种七年之后,于六十一(1722)年十一月与世长辞了。他的死,对御稻种的推广无疑是巨大的损失。康熙死后,曹、李两家在雍正时代被抄家籍没,御稻种的推广也无疑受到重大影响。李煦种早熟红稻米的180亩上赏稻田,到雍正二年七月,就被以“无须耕种”为由,交地方官“估价变卖”。其所存1600石8斗“早熟红稻”(即御稻米),雍正也指示按时价变卖,连种子都不留。 

当然,康熙之死和曹、李的被抄家,并没有使御稻种在江南立即消失。大约在康熙推广御稻种一百五十多年后,清人李彦章在《江南催耕课稻编》中说:“近有早稻名曰‘百日种’,一岁两收。考诸志书,知为我朝康熙五十五年亲颁之稻种。如果早栽得法,固无虑收获过时。若能刈而复栽,更大可倍收获利。”李氏当时正在吴中居官,可见康熙死后一百几十年中,南方仍有人在种植御稻。到民国初年,高润生《尔雅谷名考》说到御稻种时,仍认为“近世最优良之稻种,无过于此。且观此可知选种之益,收效最大,故备录之。”可见民国年间御稻种仍未彻底绝迹。 

康熙的贡献,一是把水稻的种植推进到了长城以北,二是在南方推广连作双季稻。这在十七世纪乃至近代以前,不但在中国前无古人,在世界上也是罕与伦比的。他在晚年,希望自己亲手培育出的御稻种能广被天下,造福群生,曾说:“朕每饭时,尝愿与天下群黎共此嘉谷也!”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伟大宏愿!御稻种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中华大地上繁衍流传下来,但康熙在中国农业史乃至世界农业史上的贡献,是值得后人永为纪念的。 

 

作者简介 

闻性真,又名闻性贞,1936年生,北京通县人,原北京出版社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发表《康熙与自然科学》、《康熙的医学与养生之道》、《康熙与农业》、《康熙与数学》、《拜上帝会与儒家思想》、《黄莲圣母事迹考》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