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史纂修 > 纂修始末 > 新中国清史纂修事业
郭影秋为编清史呕心沥血
作者:本网编辑 责编:

来源:  发布时间:2005-11-28  点击量:155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编纂一部综合创新、反映当代中国学术水平的大型清史,是新世纪的一项宏大的学术文化工程。对此,许多老一辈历史学家奔走呼号、孜孜以求。已故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著名的明清史学家郭影秋,就是其中的一位。

郭影秋于1963年,调来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后,之后,他以其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为基础,在推动和组织清史研究,为最终实现编纂清史,呕心沥血,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中央要纂修清史的决定,积极组建清史研究机构:

1965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遵照周恩来总理和董必武副主席要修清史的倡议,决定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并拟在中国人民大学建立清史研究所。当时议定的清史编纂委员会由以下7人组成:郭影秋、关山复、尹达、刘大年、刘导生、佟冬、戴逸,并由郭影秋任编委会主任。郭影秋积极贯彻中央这一决定,及时与学校党委研究布署,着手筹建清史研究所,曾考虑由戴逸主持领导清史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因授意戴逸草拟成立清史研究所的规划。这一计划因不久爆发的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不仅化为泡影,反成为郭影秋抵制“文革”的一大罪状。1972年,又向北京市和中央有关部门报告,提出建立清史研究机构,着手编修清史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领导部门采纳,批准成立清史研究小组,且由郭影秋亲自兼任研究组组长,直接领导该组制订研究规划,确定研究方向。由于当时中国人民大学已被撤消,清史研究小组挂靠在北京师范大学。这个清史研究小组,是国内首家清史研究建置,也是此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前身。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重新复办,在原来清史研究小组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清史研究所。时任学校主要领导的郭影秋曾架扶双拐到清史研究所,代表校党委宣布研究所的领导班子,勉励全所研究人员,为早日编出大型清史而努力奋斗!清史研究所的工作始终受到他的关怀和指导。他为扶植浇灌清史研究所倾注了大量心血。

2.强调纂修清史的意义,指导和确立清史研究项目

郭影秋作为一校之长、清史研究所的创建者和奠基人,十分明白中央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设立清史研究所的目的,就是为了纂修大型清史。在建所之初,他在指导研究所确定建所方向、方针,以及研究项目、研究规划等问题的确立上,都有意识地与编纂清史联系起来。他反复向清史研究人员讲:(1)清史研究意义重大,而前人的研究成果甚少,许多领域还是未开垦的处女地,而清史的研究资料又浩如烟海,需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广为搜集阅读。(2)研究人员,一定要埋头苦干,少说多做,要有决心在几年内出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切忌在尚无建树的情况下喋喋不休,以免让人引为笑柄。(3)研究工作应从基础入手,基础一定要深厚扎实。为此,可先编写《清史编年》,要在搜集丰富材料的基础上整理编纂,使其既是一部“学术”工具书,又是一部资料书。(4)清史所的长远目标是编纂大型清史,为了摸清楚有清一代268年的历史过程,可以先写一个简本,这个简本可以看作是大型清史的研究提纲。此后戴逸教授主编的《简明清史》,以及集体编写的多卷本《清史编年》,就是按影秋同志的指示,经过深入研究后推出的研究成果。

3.关心爱护清史研究工作者,为编纂清史组织队伍、集蓄力量

郭影秋认识到,要编一部有高质量学术水平的大型清史,任务是艰巨而繁重的。完成这一艰巨的光荣任务,必须有一支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能为清史事业而献身的编写队伍。为此,他尊重和爱护老一辈知识分子,更关心和扶植、培养青年知识分子。他谆谆教导青年学者: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二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三要掌握语言工具,要学好外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及汉语;四要勤写多练,提高写作能力。如今当年受到郭影秋同志关心爱护、扶植培育的众多中青年学者乃至莘莘学子,大都已是学术界特别是清史领域的柱石和中坚,正在国家清史编纂工程中发挥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并薪火相传,带动一批一批的新生力量。

郭影秋在世时为推动清史研究事业,呕心沥血筹建清史研究机构,关心和培植清史研究人员,为编纂清史集蓄力量,尽力创造各种条件,已得到应有的回报。就此而论,戴逸先生所说的:“郭影秋同志始终坚持搞清史,他对清史编纂功不可没”,确乃中肯之论。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