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林漫步 > 学者书林 > 王钟翰
王锺翰日记中一则思想史材料
作者: 责编:

来源:  发布时间:2006-01-26  点击量:204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南方网讯 承友人相告,我得到一本《王锺翰手写甲丁日记》(非卖品,文津书店影印,2005年1月),这是王锺翰1954到1957年的日记,内容非常丰富,对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学者生活很有帮助,特别是当时政治运动中学者的表现,日记中有许多具体和生动的记录。王锺翰当时在中央民族学院,我们知道,经过院系调整后,潘光旦、费孝通、吴文藻等知名学者都在这里,所以这本日记的文献价值极为重要。

  日记一类的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是人所共知的。王锺翰日记里保存了相当丰富的史料,试举一例。 

  中国当代思想史的材料一般认为不是很充足,因为当时知识分子留下的文章和著作不足为凭,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以自毁为保护自己的基本手段,所以当时的文本,后人如果不加分析简单使用,会把历史简单化,也就是说,研究当代中国历史必须能把文本材料与统计数目互相对照,才能接近历史原貌。但有一个例外情况,就是当时学者所写的旧体诗,因为旧体诗词本身的特点,它成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表达真实思想和心情的一个主要方式,此点在陈寅恪、吴宓等人的旧体诗中看得非常清楚。王锺翰日记中也有一个这样的例子。1957年反右运动还没有完全结束,当时就有人对这场运动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王锺翰日记的记载是这样的(原文无标点):1957年12月4日,星期三,晴:“是日收到一素不相识之袁洪铭自广东东莞(县城内迈豪街二巷二号十一月廿七日发)来信,自言返自香港,现任广东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月六十元。欲纂近三百年广东名家诗选,希供材料,附春阴二首:苔痕青上碧纱窗,燕掠残红故故斜,多少间愁春不管,半帘疏雨打梨花。耐尽春寒换袷衣,逢春忽又送春归,杨花似解离人恨,细雨东风不肯飞。并索《清史杂考》,拟不作答亦不寄书。”(464页) 

  王锺翰当时已成为右派,对于外界的所有信息都非常警惕,也很害怕。 

  同年12月9日,王锺翰日记中说:“晚炬堡来谈,余交其袁洪铭信并附云:时值严冬其诗竞以春阴命题,殊觉暧昧,细味:燕掠残红故故斜、半帘疏雨打梨花、耐尽春寒换袷衣,逢春忽又送春归等句,显系同情翰之右派罪行,其中必有文章,似属可疑之至云云,即请组织上注意。”(467页) 

  王锺翰当时的表现后人很容易理解,但他的日记为后人保留了珍贵的史料。我到网上查了一下袁洪铭的情况,极为少见。只知道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还写过一些文史方面的文章,早年的学术贡献可能主要在民俗学和诗词领域,也许广东的朋友看到我这篇小文章会有新材料发现。当代中国历史是一个特殊时期,当时知识分子真实思想的表达渠道有各种形式,这使当时私人日记及个人诗集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后世学者注意。 

  文章来源:南方网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