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林漫步 > 学者书林 > 王思治
王思治教授生平
作者: 责编: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3-14  点击量:188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王思治教授,1929年8月26日出生于四川自贡。1949年考入华西大学哲史系,1952年转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师从徐中舒、缪钺、蒙文通等。1953年考入人民大学历史教研室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任教,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学术带头人。1986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长期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委员、清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等。198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夏威夷大学访问及讲学。1996年至1998年,被聘为香港大学历史系兼职研究员。1999年8月退休。2005年9月,荣获首批“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称号。曾先后兼任《教学与研究》副主编,“东方史学文库”学术评审委员会委员,《明清论丛》编委,《清史研究丛书》常务副主编等,并应邀参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学术工作,任传记组、编审组专家。 

  王先生的主要学术著作有:《两汉社会性质问题及其他》、《清史论稿》、《承德避暑山庄与外八庙》、《王思治自选集》,《康熙大帝》,《康熙事典》(合著)。主撰《清代通史·康熙朝》,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一、三、五、八卷等,并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撰写《人类科学与文化发展史》五卷中国部分(本卷主编为英国剑桥大学彼德·伯克教授)。此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各种学术奖项。王先生还非常重视学术成果的社会普及工作,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授“避暑山庄百年史”。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王思治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先秦两汉史的研究工作,两汉社会性质问题是其研究重点。当时,在被称为''''五朵金花''''之一的“古代史分期问题”的争鸣上,学界主要有三种意见,即西周封建说、战国封建说、魏晋封建说。还是在校研究生的王思治先生积极参与讨论,与前辈学者展开学术争鸣,是两汉奴隶社会说和魏晋封建论的代表者,其论文在当时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使“魏晋封建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分期说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此外,他还参与了''''农民战争''''、''''历史人物评价''''和''''清官''''等诸多问题的讨论,其观点曾备受学界关注,产生了重要影响。 

  进入七十年代后,王思治先生将研究重点转向清代历史,完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特别是关于清前期历史地位的评价,是清史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直接关系到对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认识。过去,由于人们过分强调清朝政权的民族压迫性质,对其许多带有积极意义的政策和措施视而不见,难免得出一些失之偏颇的结论。王先生主张应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客观地评价有清一代历史,并从世界历史的范围来观察说明明清之际的历史。他认为清王朝在结束分裂恶战的局面、加强国家统一等问题上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是以往任何朝代所不能比拟的,它对抵御西方早期殖民主义的侵略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他强调这应该是我们评价清前期历史地位的基点之一。这一观点,目前已成为多数清史学者的共识。此外,在清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皇位继承制度、宗族制度、明清战争、承德避暑山庄、国家统一问题、明清文字狱、乾隆后期马嘎尔尼使团来华、清代中俄关系、两淮盐商的盛衰、历史人物评价等诸多重要问题上,王思治先生都有精深的研究和讨论,建树颇丰。 

  半个世纪以来,王思治先生孜孜治学,以高屋建瓴的理性思维、严谨平实的独到见解,在学术的道路上笔耕不辍,即便是80高龄,依然爬梳于浩瀚的文献之中,其对学术的挚爱融于字里行间,学术研究始终是其生命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王思治先生不仅是学术精深的大学者,也是一位诲人不倦的严师、教育家。在中国人民大学执教的40余年中,王先生重视教书育人,培养出不少史学英才。他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精心指导,因材施教,对青年教师积极扶持,勤于指点,深获年轻学者的尊敬。他在这方面作出的突出成绩,受到学术界同仁的高度评价。  

  王思治先生为人谦和、品格高尚、治学严谨,在历史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的逝世,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大损失。我们对他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 

  王思治先生永垂不朽! 

  中国人民大学 

  2012年3月13日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网站)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