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著作·评论 > 图书评论
一本使人爱读耐读的史学著作 ——推荐清史专家卜键撰写的《国之大臣》
作者:张岂之 责编:

来源:中华文史网  发布时间:2015-11-04  点击量:315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清史专家卜键撰写的《国之大臣——王鼎与嘉道两朝政治》一书, 70余万字,2015年6月由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没有读此书前,我只知道王鼎是今陕西蒲城人,在蒲城县的一条街上有一个牌楼,上面写着“将相故里”,“将”指的是杨虎城将军,而“相”则指王鼎。王鼎在鸦片战争期间支持林则徐,主张禁烟,反对英国侵略者。如此而已,其他我一无所知。

今年五一节前我收到《国之大臣》一书,先看引言“军机处别院”,再看跋“请记住这个名字”,才知道王鼎是科举出身,受过严格的儒家教育,官至清朝嘉庆、道光时期的中枢大臣。我用三天时间看完全书,才知道作者卜键在此书跋中所说“本书不能说是一本单纯的王鼎传记,笔者所力图呈现的,还有两朝中枢的政治运作,也有与王鼎同时的一些大臣”,确实如此。《国之大臣》一书,实际是清代嘉、道两朝的政治史、边疆史、军事史、河工史、海防史、文化史的综合,远远超过了王鼎一人传记的范围。从此书的广度和深度可以看出:作者卜键具有关于清代学术研究的全面深厚素养,否则是写不出这样的著作的。虽然作者写此书只用了两年多时间,但其学养的积累可能是两年的十数倍了,没有二三十年的学术积累,是写不出这本书的。

我读完这本著作,有以下几点感想:

第一,《国之大臣》一书内容厚重,言之有据,没有半句空话,是一本扎扎实实写清代历史人物及其政治环境的学术著作。

第二,从这本著作中可以使人真切地感受到历史偶然性与必然性二者的辩证统一。达到这样的高度,是很不容易的。

我们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科书,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论断:人们研究历史,如果否认历史的必然性,就等于否定历史的规律性;可是如果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完全归结为必然性,就会走向宿命论。实际的历史是:历史必然性是通过历史的偶然性才得到表现的。我们读完卜键的《国之大臣》一书后就可以看到,其中对于王鼎这个历史人物的分析,从海疆到边疆,从禁烟到销烟,从天灾到人祸,从口门(黄河水冲决的缺口)到国门,方方面面,写了王鼎一生的经历,由此展现出清代嘉、道两朝的许多重大历史问题。最后,王鼎用“尸谏”的办法给自己的生命划上了句号。从时代来看,由此开始,清代由盛转衰,后来不断滑坡,至1911年辛亥革命终于埋葬了这个全国政权。这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在这本书里把历史偶然性与必然性结合得这么巧妙,反应历史的真实面貌,是非常难得的。

历史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者历史最深刻的经验与教训就在于:由史学家们去发掘并完整地著述历史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这需要有深厚的学养,必须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这方面的表述,也要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又有很好的文字功夫,才能揭示出历史的丰富内容。从《国之大臣》一书来看,卜键同志具有这几个方面比较深厚的学养。

第三,历史著作应该给读者以具体而丰富的历史知识,只有框架,或者只停留在若干理论、名词的表述上,那是不够的,感人的力量就没有了。卜键的《国之大臣》给了我们许多关于清史的具体知识。例如该书第九章,叙述了清代新疆南部的政治情况以及道光时期发生在新疆南部的大暴乱,如果这次大暴乱不平息下去,那么祖国的统一就会受到影响。周恩来总理后来说:清朝平定南疆叛乱,对祖国的统一,对后代奠定好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清史大有搞头。这是总理在几十年前讲过的话。再来看卜键同志的这本书,深有所感。例如其中第三节 “举国之力反击”,选择出一些典型史料,我们看这些典型的资料,就可以了解什么叫做阿克苏保卫战,具体而微,清清楚楚。以及收复喀什的情况等等,很清楚。南疆叛乱的平定,对维护祖国的统一起了很大作用。这就会使人跨越历史,在一百多年后,也能间接地感受到我们今天如何把新疆的经济文化,尤其是南疆方面若干问题准确地、正确地加以解决的重要性、必要性。我希望大家能够把这段仔细看一下,没有这些生动详实知识,而是空凭教材里的一句话,这样不行。师大历史系的同学就应看看这方面。

再如第十章,盐政和边政,都是清代专门性很强的问题。什么是盐政?什么是边政?老实讲盐政的起源不是在清代,早在汉代《盐铁论》中就有这方面的问题了,盐政始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焦点问题。盐政和边政在这本书里都有比较具体的介绍,使读者有了这方面的具体知识。

第四,要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当然一本书把所有历史上相关时期的问题全部解决,那是不可能的。有一些问题提出来,作者也不需要解决,让同行们和未来的历史学家们去解决。卜键的“跋”《请记住这个名字》我觉得写的很好,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阅读王鼎,认知王鼎,描写记述王鼎,也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是对儒家思想精义的领悟。人民为什么赞颂屈原?正在于他对国家命运的焦灼忧惧,在于那‘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守,在于其殉国、殉道的死之绚烂。王鼎就是清代的屈原!

我觉得这样的比喻无可厚非。我们从中国历史中可以看到,秦汉以来中国历史的正面人物或者对历史做出这样贡献和那样奉献的君子,大都受过儒学的影响。孔子宣传“谋道不谋食”,把人的理想、关于家国和自身的高尚理想提高到很高位置,给人以精神的动力,其功不可没。“谋道不谋食”,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今天宣传、研究社会主义价值观,其实社会主义价值观没有产生以前,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间,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用一句话来表述,就叫“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生活的目的不在于得钱有多少,关键是道,道就是理想,就是价值。《国之大臣》跋里面的话是发人深省的,值得思考的。

还有,通过王鼎,还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从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隋朝的时间很短,到唐朝才开始正式实行科举制,使读书人通过这条路走向皇权统治下的重要岗位,有些官员既有很高的道德操守,同时对国家做出了很大奉献,被记述在历史中。科举制的宗旨,就我个人体会,是择优,在众多的读书人里面,选拔出最优秀的。其重要的功能在于防劣,防止行为操守不好又没有学问的人考取,进入政界。有操守、有学问的人可能考中,但操守和智力有问题的人往往很难通过考试入围,这也许就是科举制在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现在我们全国还没有一所资料非常丰富的科举制博物馆,庆幸的是,从去年开始,南京已经建立了这样的博物馆。去年十月我去看,一个感觉是总体不错,但是展示的资料远远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科举制,这个设想是站不住脚的。也有同志讲,研究历史不能搞设想,但我认为在研究的过程中,史学家会经常有设想,没有设想就没有比较,史学界认知也就很难产生。如果没有科举制,我们就可以这样去设想,王鼎可能一生在陕西省的蒲城度过,在耕读二者中度过一生,没有机缘参与国之大事,当然成不了国之大臣。成不了国之大臣,两百多年以后的卜键同这也就没有办法来写出这本书了。这又是我的推想。卜键同志在书中讲,王鼎的弟弟老是考不中,他也是读书人,怎么回事呢?这虽然不是主题,但卜键同志也有一句话,我觉得讲的非常好:“科举,考的是笨功夫和死功夫,是持之以恒的读书精神,也是以儒学浸润濡染的人生态度。”(第24页)他的弟弟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水平。我认为这是很实在的评论。

最后再说几句,《国之大臣》一书似乎有些拘谨,这表现在:有些地方该做理论归纳,还是可以写下廖廖数语,似乎不宜在这个问题上有过多回避。提到理论的高度,一两句话,不等于说这本书就成为空话了。“画龙点睛”与“泛泛之谈”这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不可因避免空话而忽视必要的“点睛”。我的意见不知道对不对,仅供参考。

最后我想说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我希望史学界的朋友们能读读《国之大臣》,对文史有兴趣的朋友们最好也能读读这本书。还有个小的建议,能不能利用中国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文化报》搞一版,把我们今天座谈的要点刊登出来,供全国的读者作参考。

讲得不对的地方请朋友们批评指正,谢谢!

                                 

(资料来源:本文原载于《文化艺术报》2015年5月15日)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