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1期(总第70期)
[城市史研究]
公园里的社会冲突——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 李德英
旅沪宁波移民自然构成、社会构成分析 李 瑊
上海报业文化的跨国性与区域性 [美]顾德曼著王儒年译
苏州市民公社的衍变及现代意义 李明
[古代史研究]
唐初时期的库真与察非掾述论 严耀中
祀典、私祀与淫祀:明清以来苏州地区民间信仰考察 王健
[近现代史研究]
中国国民总会考略 潘君祥
中国地学会在辛亥革命运动前后的活动 卢开宇
北伐前夕北方军政格局的演变:1924—1926年 罗志田
在西学东渐的坐标轴上--二十世纪初中华纪传编译论述 朱守芬
从集体记忆的谬误中出走 王家范
南京大屠杀札记(二) 程兆奇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资料室珍藏“西文汉学旧籍”简介(五) 马军
2003年第2期(总第71期)
[中国古代史]
唯识的结构——《成唯识论》初读 陈克艰
牟宗三与魏晋玄学研究——读牟先生《才性与玄理》 罗义俊
韩柳与佛教──兼论二人思想所代表的文化意义 严寿澄
韩愈修史——以《答刘秀才论史书》为中心 秦 蓁
魏校捣毁淫祠令研究——广东民间信仰与儒教 [日]井上彻
明代士夫追求润笔现象试析 彭勇
[城市史研究]
略论辛亥时期的上海报刊市场 张 敏
论近代上海人文环境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樊卫国
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 许纪霖
[中国近现代史]
一百年前的“苏报案” 汤志钧
醒狮派之集体意识与道德社会的追求 [韩]孙承希
“WhangTong”的故事——在域外捡拾普通人的历史 程美宝
民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近代经济观简论 陶士和
[书评]
《上海歹土——战时恐怖主义与城市犯罪(1937—1941)》读后 芮传明
2003年第3期(总第72期)
[近现代史研究]
金天翮与《女界钟》 熊月之
晚清“江淮省”始末 谢世诚
中法实业银行停业风波述评 李一翔
孙中山与新中国运动 刘学照
启蒙与反思——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 王 敏
[城市史研究]
近代上海成长中的“江南因素” 马学强
近代城市用语的形成—以上海城市交通工具用语为例 邵 建
城市近代化中的上海闽商 高红霞
[古代史研究]
上博简、郭店简《缁衣》与传本合校补证(中) 虞万里
“吴为周后”及其对吴国王室的影响 吴恩培
略论明代的马政 唐克军
明代的采选制度与宫人命运 朱子彦
明清时期的国家图书检查与图书贸易 [加]卜正民著,孙竟昊译
[社会史研究]
清代江南地区社会问题研究:以逼醮、抢醮为例 王卫平
危机状况下的同族团体
——对浙江省同姓村细菌战受难者的调查 [日]上田信
[书评]
《上海歹土——战时恐怖主义与城市犯罪(1937-1941)》读后 芮传明
《烈士与纪念馆研究》评 龙鸣
2003年第4期(总第73期)
[近现代史研究]
汉奸!——战时上海的通敌与锄奸活动 [美]魏斐德著吴晓明译
妥协与抗争:熊希龄与善后大借款 陈礼茂、马军
清遗民关怀中的治统与道统——以沈曾植、曹廷杰为个案 孙明
清末民初士绅与江南乡镇教育近代化 陈蕴茜、沈熙
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 仇华飞
[城市史研究]
1940年前后上海职员阶层的生活情况 [日]岩间一弘著,甘慧杰译
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 葛涛
[古代史研究]
阳明四句教法与正心功夫 程念祺
论清道、咸时期的西北史地研究 贾建飞
[社会史研究]
近代苏州碑刻中的乡绅自治与宗族保障 张翔凤
危机与出路:当前农村社会问题研究述评 李学昌
[世界史研究]
17世纪的朝鲜族谱 常建华
1918年美国流感再审视 张和声
1945—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地区的政治变动 余伟民、周娜
[书评]
评王欣新著《吐火罗史研究》 徐文堪
泱泱大国的人口史巨著——评6卷本《中国人口史》 虞云国
2003年第5期(总第74期)
[上海开埠160年专辑]
上海城市精神导论 熊月之
开放传统与上海城市的命运 周武
上海地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述论 袁燮铭
上海地方自治运动中成员的身份与运作冲突 李铠光
开罗、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 车效梅
[近现代史研究]
清末民初士绅与江南乡镇教育近代化 陈蕴茜、沈熙
民国科学社团与社会变迁--以中国科学社为中心的考察 张剑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日华侨的政治态度 杨初晓
试析20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目标模式 钟祥财
[古代史研究]
《尚书》讫于《秦誓》原委考辨 钱杭
关于两汉史籍中的“吏民(人)”问题 邱立波
清代苏州城市工商繁荣的写照——《姑苏繁华图》 范金民
[世界史研究]
独立战争:西班牙19世纪的第一次革命 金重远
2003年第6期(总第75期)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通史编纂百年回顾 王家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