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第1期(总第37期)
战国秦汉的“赵女”与“邯郸倡”及其在政治上的表现 方诗铭
论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熊月之等
中国城市发展的质变:曹魏的邺城和南朝城市群 吴刚
神庙祭典与社区发展模式 郑振满
上海潮人研究三题 宋钻友
论人口流动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马学强
论中日封建土地制度之区别 王少普
儒学的衍变和清代士风 杨国强
上海日本人居留民关系年表(明治编) 高纲、博文、陈祖恩
希腊化与拜占廷帝国 沈坚
本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与特征 余建华
1995年第2期(总第38期)
国难与中国基督徒 顾卫民
国民政府战时经济统制政策论析 虞宝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新论 王仰清
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特色论 陈祖怀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与清末政治 曾田三郎著刘世龙译
抑商质疑——兼论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陈长华
论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劝农政策之影响 孟彭兴
论林则徐与中国近代“开民智” 齐国华
在西学与中学之间汤寿潜思想述论 陈同
熊十力与近代文化 周澄宇
布克哈特的社会文化观 秦颖
高加索民族冲突的热点——车臣、俄罗斯对垒溯源 邓新裕
古代中国史研究的新突破——读钱杭著《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 李向平
1995年第3期(总第39期)
论汉人宗族的内源性根据 钱杭
儒家举贤才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对当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钱宗范
古代蛇形纹饰考 芮传明
汇集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新版《秦会要》的订讹与充实 杨善群
诸葛亮北伐曹魏目的论析 李兴斌
宋元时期中国瓷器外销述略 任荣兴
日本下级武士改革派与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关系之比较 严铚钰
孙中山与早期广州工人运动 陈卫民
试论陈云与苏区工人经济斗争 戴文宪
论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性、掠夺性和破坏性——以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在上海所犯罪行为例 张铨
马相伯晚年宗教生活与思想 李天纲
移民与上海地名的变迁 张鸿奎
近现代上海卢湾区同乡移民团体的考察 曹峻方福祥
略论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沈立新
托马斯.潘恩政治思想初探 张和声
1995年第4期(总第40期)
《通鉴释例》三十六例的新发现 邬国义
牛李党争和李商隐的《无题》诗 刘修明
《焦氏笔乘》公案与嘉靖学术思潮 何泉达
经国济世培养史心——钱宾四先生新儒家史学观论略 罗义俊
牟宗三与康德哲学散论 陈克艰
辜鸿铭与张之洞 张敏
关于近代东南沿海城市交通投资取向问题之考察 陈正书
宗族与集体:结构与实践 [美]苏拉米兹.帕特杰克.帕特著,杨榕生译,钱杭校
论普鲁士道路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正当性 孙炳辉
朝鲜三一运动和我国五四运动的比较研究 崔志鹰
[书评]
当代第一部儒学通史——评《中国儒学》 张宗尧
[札记]
“彼君子兮”新解 周其贵
(资料来源:《史林》编辑部 本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