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史百科 > 兵制 > 湘军

湘军

标签:
目录

兵制名。清末曾国藩编练、统率的地方武装。因其以湖南团练为基础扩建成军, 故名。咸丰三年(1853)为镇压太平军,在籍侍郎曾国藩奉命帮办团练,采取兵自招、将亲选,先选将、再募兵的编练方式, 先于长沙编练陆师, 复于衡州(今衡阳) 编练水师, 并相继在衡州、湘潭建立船厂,制造炮船, 配以自外国购进的洋炮。次年春,建成水陆二十三营。其中,陆师十三营,每营五百人(设营官一人、哨官四人),每营辖四哨,每哨辖八队,哨设哨长,队设什长,共计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每营五百人,配快蟹、长龙、舢板等船三十艘;此外还设有工匠、夫役等,全军共一万七千余人。营以上设统领,直属于曾国藩统率。后战区扩大,编制逐渐增加,增设各路统帅,并设置营务处、粮台(下设八所) 以及厘金、制造、支运、转运等局。自咸丰四年三月开始,湘军在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兵力不断扩充, 至同治三年(1864)攻克天京时已号称十万。此后,曾国藩鉴于清廷猜忌,自裁湘军二万五千人,余部继续在皖、鄂、豫、鲁、苏等地镇压捻军,并分兵镇压陕甘回民军和贵州苗民军,屡受重创,残部编为防军之一部。湘军“兵为将有”的勇营建制,成为清末兵制的一大变革。湘军的主要将领左宗棠、曾国荃、刘长佑、胡林翼、刘坤一、江忠源等,均历任督抚,形成湘系势力,为清末政坛上的一个重要武装政治集团。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分享到: 0
已有 8432 用户
贡献 10694 词条
词条信息
词条创建者: admin    
浏览次数:213
更新时间: 2014-10-20 01:56:24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