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综览 > 明史研究
明朝那些“饰”
作者:潘瑶 责编:

来源:文博中国  发布时间:2018-09-21  点击量:590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的明清部分,展出了一件凤冠,直观地反映了明代中后期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水平,特别是丝织工艺的发达。整件凤冠制作精美,工艺精良,堪称国之瑰宝,观众看到之后都驻足良久,赞叹不绝。这件凤冠的主人是谁呢?这上面的装饰都用的哪些工艺?那还得从1957年对十三陵的考古发掘说起。

                                             

▲  图 1

我们俗称的明十三陵因有13位明朝皇帝葬于此地而得名(图1)。定陵在十三陵中仅次于长陵及永陵,陵寝所在地背山面水,是明神宗和他的两位皇后的合葬墓,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开工,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陵墓建成时神宗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启用,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1957年10月20日下午,定陵成为了十三陵当中唯一被考古发掘的陵墓,当定陵地宫最后一扇石门被开启,考古学家发现了摆在地宫里的三具棺木,棺木的主人分别是明神宗、孝端皇后,以及之后被明熹宗追封为皇太后的孝靖太后(图2)。


▲ 图 2

据统计,地宫共出土文物3000余件,除了少量祭祀用的礼器以外,大部分是神宗和他两个皇后生前的生活用品,其中首饰200余件,均堪称稀世珍宝,以四件凤冠、明神宗用的乌纱翼善冠最为贵重稀有,除此之外还包括簪、钗、耳坠、围髻、棕帽等,其中以簪居多,且多数成对出现,但装饰性构图的方向相反,以便在头部作左右对称式插戴。四件凤冠,分别是孝端皇后所有的九龙九凤冠(图3、图4)和六龙三凤冠(图5)以及孝敬太后所有的三龙两凤冠(图6)和十二龙九凤冠(图7),国家博物馆所展出的就是这四件凤冠中最为精美的九龙九凤冠。


这件九龙九凤冠,是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采用丝帛制作而成,前面上方装饰有九条金龙,下方有八只凤,全部采用点翠技法制作而成,后部也有一只较大的凤,共九龙九凤。且龙口和凤口都口衔珠滴,在行走的时候,珠滴像步摇一样随步摇晃。翠凤下有三排以红蓝宝石为中心的珠宝钿,其间点缀着翠兰花叶,冠檐底部有翠口圈,上嵌宝石珠花,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博鬓上嵌镂空金龙、珠花璎珞。这件凤冠上共镶嵌未经过加工的天然宝石100多粒,珍珠5000多颗,工艺精美,造型庄重,纷繁复杂,采用了花丝、镶嵌、点翠等多种工艺。花丝是将金、银、铜等抽成细丝,用堆、垒、编、织等技法将花丝加工成型,再加以烧焊,编结成龙的形状。镶嵌则是把金银薄片打成器皿,做出与宝石形状相似的“托”,并镶嵌宝石而成,必要时用蜡粘住。由于其工艺繁复,用料珍奇,花丝镶嵌基本上都是皇家御用之物,在宫廷饰品中多有出现,也是我国传统奢侈品的工艺特色之一。点翠是将金、银片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形成精美的图案,图案上镶嵌宝石、翡翠等。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再配上金边,显得富丽堂皇,而且永不褪色。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序,起着点缀美化的作用。这件凤冠的点翠不仅面积大,而且形状复杂,有翠凤、翠云、翠叶、翠花,尤其是翠凤,均作展翅飞翔的状态,极富动感,不仅展现出了威仪的特点,也使冠饰与使用者的身份、审美品质相符合,表现出艺术的融合性。

妇女首饰上有凤凰装饰始见于汉代,但“凤冠”一词最早见诸于文字是在晋代,仅作为一个冠的名称出现,直到宋代开始有详实的史料记载,据《宋史·舆服志三》记载:“中兴,扔旧制。其龙凤花钗冠,大小花二十四株。应承舆冠梁之数、施两博鬓,饰冠同皇太后、皇后服之。”宋代凤冠在唐代一头花树的基础上增加了龙凤,成为“龙凤花钗冠”,并且规定只有皇太后、皇后才能有龙凤装饰。明朝凤冠沿袭了宋制,它是皇后和妃嫔每逢册封、谒庙和朝会等重大庆典时的礼帽,是身份的标志,而定陵出土的四件凤冠造型组成部件基本一致,同一时期凤冠的构成元素相同。

在孝端皇后的棺内,还出土了白玉万寿嵌宝石金簪(图8)和白玉佛字嵌宝石金簪(图9)。 白玉万寿嵌宝石金簪上附白玉雕出的“万寿”二字,顶部有山形及花丝叶形金托,在字上和叶形托内嵌红宝石三块、蓝宝石两块。白玉佛字嵌宝石金簪为一对,形制相同,为扁锥形,顶部嵌一白玉“佛”字,下部与白玉华花形饰座相连,字中心嵌一块宝石。而在孝靖皇后棺内,出土了一件玉嵌珠宝花蝶鎏金银簪(图10),顶部焊接有葵花、灵芝、云头形托,托上嵌花蝶,分两部分:一部分为白玉雕成的双层菊花,两层之间嵌红、蓝宝石一周,顶心嵌红宝石;另一部分下层在碧玉托上嵌红、蓝宝石,云形托上嵌珍珠,上层为一花丝蝴蝶,蝴蝶背部嵌有一块猫睛石,蝶须各系一颗珍珠。在蝶花之间和蝶的后部插有鎏金银制花枝。整个簪的顶部立体感很强,设计复杂,精巧华丽,美不胜收。


明神宗棺木开启时,乌纱翼善冠(图11)戴于神宗头部,翼善冠又叫折角向上巾,是明代皇帝日常视朝时所戴,因其“转角不交向前,其冠缨像‘善’字”而得名翼善冠,“翼善”也是对帝王德行的一种期许和褒扬。这件冠以细竹丝做胎,髹黑漆内衬红素娟,外敷黄素罗,外层以双层黑纱做面,故称乌纱翼善冠。冠上有金质二龙戏珠饰件,并加金质的镂空束带为装饰,多处都镶嵌珍珠、宝石,既寓意丰富又富丽堂皇。


▲  图11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四月,孝端皇后去世,享年55岁,七月,神宗去世,享年58岁,同年十月葬入定陵。神宗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图12),达48年,然而他在位期间罢朝28年,内忧外患均埋下了祸根,在位时和去世当年,接连发生了“三大案”,如火如荼的党争,进一步加速了明朝灭亡的进程。无论陪葬的首饰如何华贵精美,仍然难掩明王朝腐朽没落、山河日下、行将就木的窘境,更是为那个时代唱响了一曲挽歌,神宗去世仅24年后,1644年,明朝灭亡,中国在那个转型的特殊时代与近代化失之交臂,只能从这些代表当时最高工艺水平的首饰中能一窥昔日的奢华。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