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林漫步 > 学者书林 > 李洵
李洵著《下学集》简介
作者:孟昭信 责编:

来源:  发布时间:2004-06-21  点击量:348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我国著名学者、东北师大明清史研究所所长李洵教授自编之文集《下学集》,在先生于1995年9月2日逝世后刚两月,便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出版发行。该社社长兼主编王俊义同志与责任编辑王浩同志,在先生生前已决定为他出版文集。当得知先生患病后,更加快进度,于同年8月下稿付印。为有成就的学者出版文集,是继承文化遗产、嘉惠学林之壮举,不仅先生本人感谢,学界同仁也无不表示赞许。

先生文集以“下学”二字命名,其典故出自《论语·宪问篇》。孔子在回答子贡时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里“下学”二宇,指谦虚谨慎地做学问,从浅近处扎扎实实地下功夫,“上达”,为不断地求上进。整句话的意思是,“既不怨上天,也不怪别人,谦虚谨慎地做学问,并不断地求上进,上天是会知道我的呀!”这里不仅体现先生的治学态度,也反映他毕生做人的准则。 

先生在《自序》中谈到自己的治学门径和1956年出版的《明清史》。那是先生30余岁时,在刻苦读书基础上,运用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历史的方法,花大力气写成的。当时刚建国不久,能运用马列主义观点研究历史并写出专著者实在不多。先生年轻有为,竟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按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的发展脉络,将明清时期五百余年的历史分成五期、十阶段,条分缕析,言之成理,使人耳目一新,颇受读者欢迎。虽然先生自认为该书在不少方面还不成熟,但它仍为先生毕生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使先生在以后几十年中,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并获得系统的研究成果。 

先生从众多研究成果中,选出31篇有代表性的论文收入文集,分为综论、经济、政治、明武宗、文化与意识形态、辽事明末清初、史料学等7组。下边分组简介其内容。 

综论组3篇:1.《论公元十五、十六世纪明代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对明朝在亚洲的地位、废除中书省丞相制、分封诸王与贵族政治、军事制度演变、明代党争和官僚政治等,分别进行概括性论述,他认为明代政治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为加强君主独裁而废除丞相制度,以及随之设立内阁及司礼监两个皇权附属机构。党争主要在各派官僚集团之间进行。因为十五、十六世纪士大夫阶层有较明显的发展。他们代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及集团的利益。其中东林党有一定江南城市势力的代表性,标志封建社会晚期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 

2.《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指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四个阶段,①十五世纪中叶为开端;②十六、十七世纪有所发展;③十七世纪下半期到十八世纪后期被延缓;④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后期,萌芽发展道路被歪曲,形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可见,明清资本主义萌牙的主要特征是:仅有萌芽,但并未形成资本主义社会,作者还具体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六个原因。 

3.《明代火器的发展与封建军事制度的关系》,阐明火器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给封建军制以影响,引起一些变化,但因火器发展水平的限制,军士社会成分变化不大、以及封建王朝对旧军制的维护,所以封建军事制度并未发生本质的变化。 

经济组5篇:1.《从王桢<农书>到徐光启<农政全书>所表现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意在探讨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物质前提及生产力基础。作者将两书比较,揭示明代虽然农业生产工具并无重大改进,但因采取提高管理水平,实行多种经营、改良种植技术、引进先进品种等措施,仍促进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尤其植棉普遍推广,搅车、纺车有改进,使棉纺织业水平远超元代。该文还论及明代经济史的性质、分期及特征等问题。 

2.《从明代商品种类和价格变动看商品生产的发展》,作者据《明会典》等资料,论证在农业及手工业生产明显发展基础上,商品经济有了长足进步,形成全国比较统一的市场价格。从而为十六、十七世纪我国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创造了某些有利条件。 

3、4.《明代流民运动——中国被延缓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及《公元十六世纪的中国海盗》两篇。前者认为,发生于十五世纪中叶的明代流民运动,实际上是剥夺直接生产者的原始积累过程,并为自由雇佣创造条件,应视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开端,后者则认为:十六世纪在海上,与日本海盗及西方海盗相角逐的中国海盗势力,也应当视为原始积累过程,是国内商业资本要求冲破封禁寻求向海外扩展的活动。虽然最终命运不同,但历史意义不容忽视。 

5.《公元十六、十七世纪的北京城市结构》,论证中国古代城市的产生,往往和政治中心密切相关,这便使城市生产和社会结构更多的为贵族,官僚服务,并始终在其控制下,使城市工商业及市民等级,无力突破封建政治经济势力的束缚,不能像西方那样形成自由城市与封建贵族对抗,因而中国城市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就很难发展。 

政治组8篇:1.《明代内阁与司礼监的结构关系——明代官僚政治研究专题之一》,作者认为两者同是皇权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都是皇权借以实现统治的助手,在职责与程序上密切衔接,不可分离。有时某一方权势增大,只不过是皇权向其倾斜的结果,并非本身真的具有那种权势。但两者也有不同,内阁是皇权连接官僚机构和士大夫出身官员的桥梁,而司礼监则是皇权连接贵族势力的纽带。因此阁、监不时发生冲突,然而谁都不能消灭和取代对方。因为皇帝还要利用这种机制,维护皇权、实现统治。 

2.《“大礼仪”与明代政治》,认为嘉靖初“大礼仪”之争,是十五世纪中叶以来社会危机导致的政治危机。它在客观上鼓励各派政治势力的积极性,也促使地主阶级各派系的分化。政治改革派与地方反对派的出现,使明末政局的政治壁垒日益鲜明,这是明代独具特色而清代绝无的政治格局。 

3、4.《论明代的官和吏》、《论明代的吏》两篇,谈明代官僚政治中,两个重要的政治载体官与吏,两者的系统与功能,社会地位与权力区分,以及互相依存与矛盾关系等。 

5—7.《明代政界的地域性从政限制》、《论明代江南地区士大夫势力的兴衰》、《明末东林党的形成及其政治主张》3篇,集中论述江南士大夫。他们是地主阶级上层世家,或农民、小手工业、中小商人出身的社会知识层,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政界,成为江南地区政治集团的核心部分。明初对江南施行一种打击豪强、保护下层居民的政策。更于洪武26年制定一项法令,凡苏州、松江、浙江、江西人不得为户部官。江南地区田赋、徭役也很重。政治上的歧视与经济上的掠夺,促使江南地区各种政治势力,集合成以东林党为代表的“士大夫”政治集团。他们在政治上:反对贵族大地主专政,主张削弱内阁权势,还政六部,要求给地方势力参政的机会,经济上,反对贵族大地主的矿监税使掠夺,要求有限度的定额税收、改善役法,三篇发表于50一90年代,说明李先生一直重视此问题的研究。 

8.《论明末政局》,认为明末政局是明朝二百四十多年政治发展的终结,更主要是晚明四十多年政治格局变化的必然结果。 

明武宗组3篇:1.《读<明武宗实景>条记》;2.《明武宗和他所代表的封建贵族阶级》;3.《明武宗与猪禁》。主要论证明武宗包括“禁猪令”在内的许多荒唐行为,并非个人好恶,乃是在封建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情况下,贵族阶级日益腐朽、没落、心理失去平衡的表现,虽然臣下用“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相劝阻,但他的荒唐行为与通常值得同情,理应满足的“人欲”并无共同之处。 

文化与意识形态组3篇:1.《说“卢柟之狱”》,讲十六世纪普通知识分子、文学名士卢柟因无权势又不与权势者勾结而惨遭冤狱之事,说明当时知识分子没有社会地位和出路。 

2.《明嘉、万、天启三朝禁毁书院之政治文化背景》,认为三朝毁书院、禁讲学,具有时代特征的宏观政治、文化大背景是:公元十六、十七世纪伴随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上也出现某些变化。主要是王守仁心学流行,被更多人接受,形成讲学热,从而大大削弱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使传统意识形态出现危机。于是封建统治者便采取毁书院,禁讲学,重申科举仍以朱学传注为据等措施,企图挽救危机,维护君主专制统制。至于天启朝,毁书院同时捕杀东林党,则远寓意识形态争论,成了铲除政敌的暴力手段。 

3.《论顾炎武在“郡县”等七篇政治论文中提出的社会问题》,认为顾氏七论所提改革封建专制主义体制、白银,地方政治势力,以及“偏安”东南筹划抗清等问题,都是中国封建社会发生变动和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辽事、明末、清初组共7篇:1.《论明朝的全辽政策》,认为明初对东北地区政策的战略基点是防御蒙古。但自中叶以来,由于军屯破坏、军户逃亡,以及对辽人的错误政策,使辽东控制全辽的地位削弱,而女真地区则得到开发。建州女真努尔哈赤乘机兴起,进入辽东。明朝便将全辽政策的战略基本点,由防御蒙古转向敌御女真,即利用“酉虏”以牵制“东夷”。但终因全国形势恶化,最后不得不放弃全辽。 

2.《公元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建州女真族社会性质问题的探讨》,作者认为,十七世纪的建州女真社会,既非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也不是氏族铡向封建制的飞跃,而应是其本身原有封建制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3.《祖大寿与“祖家将”》,通过对祖大寿和“祖家将”在明清关系中重要作用的分析,说明十七世纪明清两大势力在东北地区角逐中,各自军事实力消长的基本状况。清太宗皇太极争取辽兵辽将的政策起丁很大作用。他先后招降“祖家将”祖姓和非祖姓亲信将领,及“毛家将”的残余部分,使明朝“以辽人守辽土”的战略,终于破产。 

4.《论清初圈地、投充、逃人三事》,作者以为:此三事之所以成为公元十七世纪后半期北中国的重大社会问题,究其实质,则为明清封建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而造成的社会矛盾表现。最终三事先后停止,表明满族社会封建化进程已经完结。 

5.《明末农民战争历史作用初探》,作者指出,明末农民战争推翻中国最反动的贵族大地主阶级的统治,为中国社会解除了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农民战争有力地调整了土地占有关系,更多的农民获得土地,激发了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农民战争比较明显地调整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贵族大地主被严重削弱,满汉地主阶级达成妥协。部分农民摆脱困境。东南城市势力有所壮大。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封建势力与城市势力以及国内各族同满洲贵族之间的矛盾,都有所缓和,社会的安定进步是主要方面,城乡资本主义关系又有增长。这都是农民战争作用于当时历史进程的结果。 

6.《四十天与一百年——论明清两王朝交替的历史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论证明清交替仅40天,结果却使我国封建社会解体过程延长一个世纪,使我国在世界历史的脚步中落后一大步。 

7.《孙嘉淦与雍乾政治》,认为孙是典型化官僚,所上《三习一弊疏》,真实地概括了雍乾时期政治的特征。虽然受到乾隆称赞,但却不能贯彻。 

史料学组两篇:1.《<明史食货志>的编篆学》,是先生为《明史食货志校注》一书所写的前言,意在搞清《明史食货志》的史料来源、编纂方法、编纂过程、修改情况等,以便取所据之书对校,查出错处并究明致误之由。 

2.《清首任台湾知府蒋毓英并妻诰命跋后》,作者为蒋氏夫妇浩命作跋,实际是据诰命及地方志等资料为蒋毓英作传,表彰他在知府任内治理与建设台湾的业绩,填补历史空白,并再次证明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李先生是二十世纪后半期我国明清史学界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他的论文及专著都是辛勤耕耘的成果,有较高学术价值,是对学术界的重大贡献,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他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就共同关心的学术热点问题交流心得体会,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为明清史研究起过促进和推动作用。先生勇于提出新见解,与学术界同仁商榷,给人们以启迪,同时主张发扬学术民主,欢迎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确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惟其如此,我们读其文,见其人,将对他水远寄以由衷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资料来源:《史学集刊》1996年第3期,中华文史网整理。)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