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林漫步 > 学者书林 > 李尚英
深切怀念何龄修、许曾重先生
作者:李尚英 责编:

来源:中华文史网  发布时间:2021-01-08  点击量:118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2016年11月著名清史专家、民间宗教史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许曾重先生去世,2018年3月著名清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历史所研究员何龄修先生去世。短短的一年半时间,我接连失去两位学术导师,真是痛悼不已。这里,我想通过回忆两先生在我写毕业论文时所给予的教导,以表达自己对两位老师的深切怀念之情。

我是1978年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清史专业的,导师为历史学一代宗师杨向奎先生。1980年杨先生应邀赴美进行学术研究,所里规定我的毕业论文由何龄修、许曾重二先生指导。 大学时期,由于政治运动的干扰,没有受到较为系统的科研训练。因此,这一年多的时间虽短,二位老师的精心指导却为我打下了学术研究的基础,使我终身受用无穷。

我的论文题目是《试论嘉庆年间天理教起义》。天理教起义是指嘉庆十八年(1813年),由京畿人林清、河南滑县人李文成领导的京畿与直鲁豫三省交界地区的反清斗争。这次起义虽仅有三个月时间,但连最高统治者嘉庆帝都承认起义系由下层群众的穷困而起,意义重大,很值得研究。我与何、许二先生第一次见面时,他们让我先了解一下以往学界对此问题研究的现状、深度,并做出自己的评价。这一工作很快做完后,遂列出写作提纲,转入正文写作中。此后,在正文写作和修改中,我逐渐明确了对以下几个问题的看法:

一是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人物。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李文成在起义中勇敢坚强,视死如归,最后为反清大业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历史上是一个应该肯定的人物。这无可厚非。但林清就不同了,他不是在战斗中牺牲,而是被清廷逮捕后杀害的,并且留下了供词,有的学者据此将其定为“可耻的叛徒”。怎样评价林清,这是论文不能绕过的问题。开始时,我感到林清对这次反清起义做了大量的思想动员和组织工作,并亲自指挥起义者攻打紫禁城,给统治者以极大震动,其反清斗争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被捕后虽对农民革命斗争有产生动摇的一面,又过头地否定自己,但他的供词大多真真假假,实际上是对清廷的敷衍之语,并未直接导致起义的失败。例如,清廷按他交代的八卦教首名单去捕人,不仅未抓获一人,连八个教首的踪迹都一无所知。再如,林清牺牲前,还警告嘉庆帝:自己死后,“将来另有起事之人”。表明了反抗封建统治的决心。这样的人,如定为“叛徒”,是否不合实际?如给予一定程度的肯定,会不会被说成自己的政治立场有问题。我把这一想法向何、许二先生汇报之后,他们经过认真研究与分析,告诉我:“对于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应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从他一生的社会实践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来考察,实事求是地作出判断,给予恰当、公允的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生活的,都有发展、变化,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一概而论。”二位老师的话,坚定了我对问题的看法。最后,我在论文中是这样写的:“林清应该作为农民起义领袖载入史册。尽管他有一些污点,但从其主流来看,仍不失为一个可以基本肯定的人。”获得了两位老师的赞同。

第二,研究历史,应首先认清历史事实,不能把某些人的想法当作事实。

在我的论文写作中,二位老师不止一次地教导我,研究历史,要首先弄清历史事实,如果事实不清,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错误的结论比没有结论更为可怕。

我在梳理以往学界研究情况时发现,许多学者都相信这一说法,即起义前,林清与李文成商定,直隶、山东、河南三省的起义者在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同时起义,李文成鉴于林清兵少,告诉他,自己兵多,可预先扮作商贾以为接应,让林清不要轻举妄动,一定等援军到来后再举事。我对此记载也深信不疑,以为书本上写的还能有错?但许先生告诉我,这条史料是不准确的。他说,如果李文成真的答应先期派人到京,那么从河南滑县到京1300多公里,按当时的交通条件,至少要走十多天。因此其第一批赴京人员至迟应在八月下旬动身。可是直至九月十五日林清派兵攻打紫禁城时,并不见河南援军一兵一卒的到来。可见李文成派援军先期到京的说法是不可信的。在何、许二先生的指导下,我经过反复研读、对比、分析史料,证明许先生的看法是有道理的。

第三,应该放开眼界,宏观地看问题,分析问题。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林清派兵攻打紫禁城,当天即告失败。怎样看待这一问题呢?开始时,我只是说林清兵少,援军不到导致的结果。但何先生却启发我要从林清的错误军事思想上分析问题。他说,从历史经验来看,凡是推翻封建皇朝的农民起义,都不是一开始就直接进攻京城。以明末李自成起义为例,从李自成于崇祯二年参加起义,到崇祯十七年占领北京城,期间长达16年之久。李自成和张献忠所部驰骋南北,同明军进行了几次大的决战。明廷方面由于许多支劲旅被歼,力量由大变小、由强变弱;农民军则力量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仍然未轻率从事,而是分遣两路大军,对北京进行钳形攻势,终于推翻了明朝的统治。许先生对此还做了一些具体分析,启发我开拓思路。何、许二先生的一席话使我顿开茅塞,得出了“林清等人没有广泛发动群众参加起义,也未建立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贸然直捣京城,焉得不败!”

在何、许二先生的指导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写作。研究生毕业后如愿以偿地留在研究生院学报工作。

工作后,何、许二先生依然对我的学业进行帮助和指导,鼓励我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永不停息,不断进取。1981年历史所清史室编辑出版《清史论丛》后,我很希望能有文章登载其上,于是就利用自己在大学读书时搜集到的康熙初年一次反清起义的资料草成一短文,交给了何先生。何先生看完后给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让我修改。我修改后,何先生又亲自动手帮助修改,还补充了一些资料,使文章变得较为丰满,并发表在次年的《清史论丛》上。以后,我曾利用清代档案写了几篇民间宗教的文章,何先生看后说:“你用档案写的这几篇文章很好,也是对清史研究的贡献,希望你继续努力。”许先生也多次跟我交谈,还亲自给我出了几个科研题目。我每写一篇,许先生都认真审阅,不断提出各种问题,帮我解难释惑,提高我的认识和写作能力。

如今,我在学业上能有点滴进取,这其中凝聚了何、许二先生的许多勤勤奖掖之力,值得我永世不忘。愿何龄修、许曾重二先生一路走好。

(此稿经编辑删改后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7月23日《社科院·专刊》第4版《家园》)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