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林漫步 > 学者书林 > 李鸿彬
简介
作者: 责编:

来源:  发布时间:2006-02-27  点击量:314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李鸿彬曾用笔名江宁、梁焰。生于1936年,江苏句容人,汉族。1960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前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曾兼任《清史研究》杂志主编,2000年去世。他长期从事清史、满族史、军事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著有《清朝开国史略》、《满族崛起与清帝国建立》,合著有《简明清史》、《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1、3、5、8卷、《清代皇帝传略》、《满族の家族と社会》(日文)等,合编《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l、2、3辑,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综观他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在清前史方面有重大突破。 

  长期以来,中外史学界对清王朝有一种传统的看法,认为清王朝的建立者——满族乃是“外族”、“异族”,而清入关建立清帝国,乃是“外族”、“异族”对中国的“入侵”,明清两个王朝的更迭,则是历史的“倒退”,视明朝的汉人政权为“正统”,而视满族建立的清王朝为“异端”。李鸿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撰文指出,满族既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那么,满族的崛起与明朝的衰亡,无非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因此,应该充分肯定清朝的历史地位,从而突破了传统观点的束缚,促进了清史研究的发展。 

  其次是在学术观点上求实创新。 

  李鸿彬在清前史研究方面,一直坚持求实创新的原则,从不人云亦云。他对清入关前满族社会性质的看法,后金政权封建化的过程、明清战争,以及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等,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系列创见。例如关于努尔哈赤之死,历来的说法是,因为攻打宁远(今辽宁兴城)时中炮重伤而亡。而李鸿彬却根据新的史料,考证出所谓“炮伤说”乃是根据朝鲜人李星龄的误记流传下来的错误说法,正确的结论应该是努尔哈赤死于病疽。再如,关于满族的祖籍问题,李鸿彬也提出了新的看法,指出努尔哈赤的祖先原来居住在黑龙江北岸,从而科学地解释了努尔哈赤祖先的由来。 

  第三是资料翔实,言必有据。 

  李鸿彬的学术论文皆言之有据,不讲空话,每个论点、每个结论皆有翔实的史料依据,他所使用的每条史料,也都经过严格的考证。他在研究工作中,使用了大量考古和文献方面的资料,在文献资料中,又特别重视明清档案和稀见的史籍,包括满文和藏文的史料,此外,还引用了诸多朝鲜文和日文的资料。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