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林漫步 > 学者书林 > 金启孮
女真文字研究与爱新觉罗家学
作者:中央电视台 责编:

来源:  发布时间:2004-11-16  点击量:381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一、女真族的源起

  历史上的“女真”之称的原因 

  女真族起源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中的一支--黑水(现在的黑龙江)靺鞨在契丹族即辽朝的统治下,黑水靺鞨分为南北两支,南部的一支,属于契丹籍,称为“熟女直”;北方的一支不属于契丹籍,被称为“生女直”。女直就是女真,因为当时女真族处于辽朝的统治之下,辽兴宗名“耶律宗真”,契丹统治者为了避“宗真”的名讳,一直把女真这一民族名称改写为女直。 

  在辽朝的统治之下,位于南方的熟女真已经和契丹族、汉族逐渐融和,语言文字也不存在任何相异之处。所以,我们现在研究的女真文字是后来灭辽、侵宋,在今天东北、内蒙古和华北地区建立金朝的生女真人的文字。 

二、女真字的创制 

  女真族建立的王朝为什么称为“金” 

  自完颜阿骨打收国元年(1115)建立“金朝”,到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灭亡,共得国119年,概称之120年。 

  因为女真最初定居于“安出虎水”,“安出虎”在女真语即是“金”的意思,所以,太祖阿骨打定国号为“金”。 

  女真字的创制 

  女真族在入主中原之前,没有自己的文字,甚至连“祖宗旧法”也只能靠那些善于记忆的老人来流传给后世,必须形诸文字的公牍,只有借契丹字来书写流传。金朝建立之后,政治经济文化上都需要有自己的文字,金太祖天辅三年(1119),阿骨打命完颜希尹(尚书)仿汉人楷书、依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真字。史称女真文字。 

  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又造女真小字。皇统五年(1145)初,用女真小字。 

  任何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在创制自己的文字的时候,必然会受到文化较高的相邻民族的文字的影响。女真字是借鉴汉字和契丹字、加减笔画而制成的。共造字1000多个。 

  女真字学校的设立 

  造字后各地设有女真字学校,有府学、州学,中央还有国子学,开女真进士科。 

  女真字译书则有:《易经》、《尚书》、《孝经》、《论语》、《孟子》、《老子》、《史记》、《汉书》、《贞观政要》、《白氏策林》、《伍子胥书》、《孙膑书》等。 

  女真小字现在发现遗物少的原因 

  传世的碑文、石刻、《字书》、《译语》都是女真大字,小字发现的遗物甚少。仅见于我国东北地区出土的四面金银符牌。因为当时提倡女真小字的金熙宗后来被行使汉化政策的海陵王杀死,故没有推行开来。 

  未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主要在于女真小字继承了契丹小字的繁琐弊病。契丹小字不同于契丹大字的最大特点便是使用300多个音字,通过一定顺序堆垒为一个方块形状来拼写单词的语音,其制字初衷本是为使文字与多音节粘着型的契丹语相适应,但堆垒的结果却比契丹大字更为繁冗。亦即每一个音字的笔画虽然较契丹大字简略,但由复数音字拼合成一个单词后的笔画却远远超过表示同一单词的契丹大字意字的笔画。这种结果,实与简化之初衷相悖。因此,对于初学而言,这种以表音为主的文字有其优点;但对于实用而言,这种文字在书写上反不如契丹大字简便。因此,契丹小字创制之后契丹大字仍然得以行使的原因,正如金光平先生早已指出的:“庆陵字组织精审,而笔画繁多;锦西字虽较粗疏,写起来方便。大概这就是两种文字并行使用的原因。” 

  女真大字是因循契丹大字之“制度”创制的文字,但在创制后不久就吸取了契丹小字的表音特长迅速发展出一大批音字。有了这些音字,粘着型语言的词末音节或音素得以清晰地表示出来。因此在二三十年的时间内就已经成为一种意字和音字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文字系统了。并且随着词末的语音演变能够相应调整音字使得文字与语言保持相适应的状态。女真大字发展到金熙宗时代已经是具有书写便利、表音明确兼承契丹大小字优点的相当成熟的文字了。而在这种情况下金熙宗出于否定金太祖创建的女真文化的目的,依据契丹小字另创女真小字。从伊春、承德、德惠出土符牌的文字形式即可知,这是一种与契丹小字相同的用复数音字拼写单词的文字体系,等于是全面承袭了契丹小字书写繁冗的弊病,这在文字发展史上不能说是进步而只能说是反动。其创制意义与契丹小字补契丹大字不足之作用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因此,当金世宗主持翻译汉籍、普及女真文教育之时,女真小字由于具有类似契丹小字的表音为主的特长尚能得以苟存,但在实际应用上却因远逊于女真大字而终被历史所淘汰。 

三、女真字的巅峰 

  靖康之变 

  1125年金灭辽,靖康元年(1126)南下,把宋徽宗和宋钦宗二帝先后扣押在金兵营中,并尽量把开封各个府库所存以及官府民户的金银币帛加以搜刮。到靖康二年(1127)的四月初一,金兵便俘虏了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皇女以及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去。北宋朝廷上的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铜人、漏刻、所收藏的书籍、天下府州县图,以及技艺工匠和倡优等等,都被搜罗一空,满载而去。北宋政权就此灭亡。史称“靖康之变”。二帝死于五国城。 

  汉人的女真化与女真人的汉化 

  金朝统治中国淮河以北达一个世纪之久,华北汉人一时同化于女真人。陆游诗云:“上源驿中槌画鼓,汉使做客胡做主,舞女不记宣和妆,庐儿尽能女真语。”同时,中原女真人也迅速汉化。金海陵王汉化尤深,能汉诗,名句有:“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四、女真字的灭亡 

  女真字在华北消失 

  女真字在中原使用百余年,实际是作为朝廷文字,应用范围限于统治阶级的女真人,而且只是在一定场合例如女真科举考试时使用。蒙古灭金以后(1234),中原女真人不再使用女真字,于是女真字在华北消失了,但是东北的女真人仍然使用。 

  女真字的使用时间及消失 

  太祖、太宗、熙宗大力提倡,海陵王时因采取汉化政策渐不如前。迁都燕京(北京)以后,甚至毁上京建筑。 

  世宗崇先尊祖又大力提倡,甚至回上京访问耆旧,亲唱女真歌并与大家合唱。章宗时女真文才通用于国家文件。 

  宣宗时蒙古兴起,金迁都汴京再传至哀宗国亡,女真文字在华北使用断绝,使用时间为12世纪至13世纪。 

  女真字在东北仍然使用 

  元朝的时候,女真各部仍然沿用原来的旧俗。 

  到明朝成祖的时候,还在北京设立了四夷馆,培养认识少数民族文字的学生,并编译各种《华夷译语》,其中就有《女真译语》。 

  直到明英宗正统年间(1445),松花江沿岸玄城卫上书中央政府,说:“臣等四十卫无人认识女真字,以后上书请允许用鞑靼字(蒙古文)。”后来,受到蒙古文影响,女真字消失时间约在15世纪。总起来看,在东北、华北约使用了一个世纪,金亡后在东北又使用了约两个世纪。共存在300年之久。 

五、女真文字的重新发现和研究 

  女真与满洲的关系 

  其实,历史上清朝的满洲族就是女真族的后裔。但是,由于历史上发生的“靖康之变”,清太宗为了再次入主中原,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将国号“金”改为“清”;将“女真”改为“满洲”。并且讳言女真和金朝的那段历史。因此,清朝的200多年来研究女真成为禁区,女真文字在消亡之后的400年间,无人知晓。 

  发现过程与研究成果 

  直到1829年(道光九年),才由刘师陆和麟庆首先发现河南开封的《女真进士题名碑》。 

  1896年,德国人葛鲁贝以《华夷译语》中的《女真译语》为资料,写出《女真语言文字考》,这可以说是研究女真文字的开始。 

  1923年,罗福成开始解读《进士碑》。 

  爱新觉罗氏三代的研究成果、爱新觉罗氏三代的女真学 

  要谈到女真文的研究成果,首先要介绍爱新觉罗氏三代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历程所开创的女真学研究的恢宏局面和丰硕成果。 

1、 爱新觉罗恒煦(金光平)先生 

  恒煦先生(1898-1966)是女真文字、契丹文字研究的先行者。恒煦先生、啟孮先生父子在20世纪40年代即结合《金史》的研究、同时研究女真文。1957年,是先生第一个判定出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这两种文字的根本区别,为嗣后契丹文字的研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1962年,又是先生第一个论证了现存碑文石刻和《女真译语》的女真字是女真大字,为继续女真文字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女真语言文字研究》(内蒙古大学,1964年;文物出版社,1980年)一书,是凝聚了恒煦先生和啟孮先生父子两代人多年心血的著作,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女真语言文字的专著,也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第一部重点著作。 

  这部著作的价值在于: 

  (1)结合《金史》研究女真文字,起到正史之讹、补史之缺的作用。 

  (2)将女真语言文字与满、蒙、契丹、汉等族语言文字进行比较。 

  (3)写出、注明所有女真字的读音、释义。 

  (4)写出完整的女真语法和词类分述。书末附有五通女真字碑的考释论文。 

2、 爱新觉罗啟孮教授 

  啟孮教授不仅是女真文专家,而且在满洲学、蒙古学方面也造诣精深、著述丰硕。先生以语言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女真文字从语法、语音、碑文释读各方面所作的综合性通盘研究成果,代表着中国也是世界的最高研究水平。 

  《女真文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这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第二部重点著作。此书虽名为辞典,实则是对所发现的所有女真字从字形、字源、字音、字义以及与契丹文字的比较、与汉字的比较等诸多方面所作的集大成性研究成果,共收录女真字1737字,按笔画分为5类38部11附,并录有每个女真字出现的语句。可以说是一部关于女真文字研究的综合性百科全书。 

  1973年,先生又在陕西发现了手抄本《女真文字书》,这是迄今为止时代最早的女真文字珍贵资料。先生撰写专文,对《字书》的书写时间(至迟在金世宗大定年间以前)、《字书》的底本(金太祖天辅三年八月完颜希尹所撰的《女直字书》、《字书》与明朝永乐年间所编纂的《女真译语》之关系、《译语》很可能是以《字书》为范本编写的)、《字书》中所表现出来的女真文由意字向音字的转化等问题,都作了深入的开创性研究。《字书》的发现和先生的研究成果,是女真文字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其重大意义在于:明确了女真文意字和音字的关系,以及由意字向音字发展的脉络。 

  学术界有这样的评价:“.国外的民族史学家,几乎首先应该是一名民族语言学家(特别是民族古文字学家)。本世纪以来,我国也出现了一批这样的著名学者。早年的陈寅恪,向达…诸先生是这样;现今驰誉史语学坛上的一代名流季羡林,金啟孮…等先生更是将该学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教授 

  乌拉熙春教授是爱新觉罗家族第三代研究女真文的学者。 

  她继承家学传统,90年代以来不断推出新作,进一步开拓了由恒煦先生开创的女真文字研究领域,并将其扩展到契丹文字研究领域。其代表作是: 

  《〈女真文字书〉研究》(风雅社,2001年),是乌拉熙春教授在啟孮先生对《女真文字书》残页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成果。该书以74万字的内容从《〈女真文字书〉的年代及底本》、《〈女真文字书〉的复原》、《〈女真文字书〉的解读》、《〈女真文字书〉与契丹大小字之关系》、《〈女真文字书〉的体例及其与〈女真译语〉之关系》等方面对《女真文字书》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对女真文字本身,而且对契丹文字的研究亦有重要意义。这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第三部重点著作。啟孮先生和乌拉熙春教授对《女真文字书》的研究成果,使女真文字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女真语言文字新研究》(明善堂,2002年),是乌拉熙春教授在恒煦先生和啟孮先生的《女真语言文字研究》的基础上对迄今为止发现的女真文字资料向纵深方向拓展的新成果。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第四部重点著作。该书以60万字的内容从女真语语音、女真语语法、女真文的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之关系、女真语与满洲通古斯诸语之关系以及数通女真碑文的译释等方面对女真语言文字所作的全面研究,将女真文字的研究水准提高到新的阶段。 

  爱新觉罗氏三代几十年的研究成果,不但将已消失的女真文全部恢复,完成了对女真文的释读翻译,对中国古文字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结合历史通过对碑文石刻的考证研究,更是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继承和保护国家完整版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中央电视台专访啟孮先生后不久,啟孮先生和乌拉熙春教授合作的两部新著又于翌年(2003)问世: 

  《女真文大辞典》(日本国文部科学省国际共同研究项目,2003年),是在《女真文辞典》的基础上增补了《女真文字书》及新发现石刻中的所有女真字。这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第五部重点著作。 

  《女真语满洲通古斯诸语比较辞典》(日本国文部科学省国际共同研究项目,2003年),汇总了所有女真语词并将其与满洲通古斯诸语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这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第六部重点著作。 

  这两部新著的出版,代表了当今女真语言文字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 

  于今,敬爱的啟孮先生虽然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啟孮先生的学术思想永存。2004年5月1日,《纪念金啟孮先生学术丛书》编辑委员会正式成立,编辑委员长由乌拉熙春教授担任;编辑委员由先生生前所任名誉会长的东亚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组成。目前正在编辑和即将付梓的纪念丛书目次为: 

  纪念金啟孮先生学术丛书之一:《女真大字石刻研究》 

  纪念金啟孮先生学术丛书之二:《契丹语言文字研究》 

  纪念金啟孮先生学术丛书之三:《辽金史与契丹、女真文》 

  纪念金啟孮先生学术丛书之四:《中国先秦史研究》 

  纪念金啟孮先生学术丛书之五:《契丹小字墓志研究》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