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林漫步 > 学者书林 > 龚书铎
历史普及与历史题材影视片
作者:许殿才 责编:

来源:  发布时间:2004-10-26  点击量:204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2001年10月12日上午,我们受《史学史研究》编辑部委托,就历史普及工作和影视等传播媒体如何反映历史真相问题专门访问了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所长龚书铎教授。龚书铎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工作,一直关注着新时期历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坚持史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处理好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有深入的思考。他强调做好历史普及工作是发挥史学功能,进行历史教育不可缺少的要素,对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影视等传播媒体在这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要以正确的历史观为指导,通过准确传播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祖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他说: 

一、 要重视历史普及工作 

  江总书记8月7日在北戴河接见国防科技和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中谈到对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同等重要。历史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简单说包括两大方面,即资政育人。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文化素质。 

  我想历史学要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上发挥作用,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专门学术研究方面。历史研究对于提高学科地位,对发展历史学当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还不行,还要多做普及的工作。历史工作者在做提高方面研究的同时,也要重视历史普及方面,也要多做工作。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文艺工作既要提高也要普及。历史工作同样如此,也是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两手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现在的问题是提高方面比较硬,史学工作者注重撰写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而这与评职称、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关系。普及工作就不受重视,认为是小儿科,不算学问,评职称也不算数。这样的观念影响了历史工作者对普及的重视。 

  在知识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较好,比社科工作者做得好。出了好多科普书和科普影视片,而且实际效果也很好,在对青少年以至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社会科学方面,不光是历史学做得不好,整体上做得都不够。有一次座谈会上,我说过解放前艾思奇写《大众哲学》,对青年一代、对整个知识界影响都很大,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就缺少这样的作品。 

  从学科要求上说,历史工作者对历史普及工作也要重视,学问不能只停留在专家范围内。现在我们的历史著作不用说一般青少年不看,就连干部也没有多少接触。我们的书、论文群众不看,太专了,难懂,光引文就一大堆,人们看不下去。而且不但一般人不看,搞专业的互相间看的好像也不多。有人开玩笑说:“外行不看,内行也不看。”那么它到底有多少作用?一个学科、一种学问如果离开群众,离开社会,恐怕生存很难。历史上有很多教训。乾嘉汉学对于古籍整理、发展传统学术文化方面有贡献,不能抹杀。但发展到末流就不行了,嘉庆后期到道光年间魏源等不少人就批评它脱离实际,过于琐碎。一句话可以考证出十几万字,琐碎繁琐,学术缺少生命力。姚莹当时说鸦片战争为什么失败?就是乾嘉汉学搞的,开四库馆,鼓励汉学,汉学大兴,脱离实际,国计民生都不知道。他是崇理学的,是桐城派传人,有些门户之见,说的话很偏激,但不是全无道理。因为汉学脱离社会,也脱离百姓,与社会与广大群众不相干,只会逐渐衰亡。史学要兴旺发达,要让社会、让领导重视,首先自身要显示出社会意义和价值,如果只在专业工作者间彼此叫好,说多么重要,可是社会不知道,没感到你的重要性,广大读者也不知道你多么重要,那么慢慢就不行了。所以历史学不能只停留在专家之学上面,要走向群众,走向社会。 

二、 要重视影视片在历史普及方面的作用 

  在历史普及方面,文学艺术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当前影视等传播媒体的作用更加巨大。因为对此不仅领导重视,社会上百姓也重视,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传统社会里小说戏剧不受重视,不登大雅之堂。中国传统文学以诗文为主。从《诗》三百篇、屈原的《离骚》一直下来,是诗的大国,特别是唐代,唐诗盛极一时,后来又有词,现在做旧诗词的人也不少。另外就是散文。从先秦开始,诸子百家都做文章,《史记》很有名,是历史作品,也是文学作品,是散文。后来是唐宋八大家,清代有桐城派古文。中国过去文学中诗文是主体,小说戏剧是下里巴人,一般瞧不上。但晚清的一些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如梁启超、柳亚子等人都重视小说戏剧。梁启曾写文章讲小说的重要性。柳亚子等人在上世纪初办了个刊物叫《二十世纪大舞台》,是中国第一个戏剧的专门刊物。陈独秀在安徽办《安徽俗话报》,还发表了文章叫《论戏曲》,用的笔名叫“三爱”。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期间,知识分子对小说戏曲非常重视,想通过这种形式开通民智、改良社会。所谓开通民智用现在话说就是提高文化素质,提高人的素质。开通民智同改造社会是分不开的。人的素质提高了社会才能改良,才能向前发展。社会是人组成的,人的素质不行社会不可能文明。他们感觉到当时中国人读书识字的人少,很多是文盲,不识字,再好的文章也看不了。要开通民智,提高素质,就要用小说戏曲,通过听说书看戏受到影响,得到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所以他们重视小说戏剧这些过去不重视的东西,努力提高它们的地位。说这对改良社会风气,提高人的智慧、知识作用很大。他们讲得有道理,这些东西在百姓中存在,贴近百姓生活,群众喜闻乐见,在百姓中容易起很好作用。 

  所以我想历史要普及,除去写些普及读物外,还可以有别的途径,用其他方式。例如,最近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办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很受百姓们欢迎。写普及读物不可少,但写好不容易。没学问的人写不好,有学问的人不爱写,是个矛盾。我校幼儿园的一位老师就对我说过:想给孩子们讲点历史故事,让他们了解历史,从中受到教育,就是找不到合适的、适合幼儿园孩子的书。其实不仅幼儿青少年,甚至成人退离休的人也要看。这种书要写得让人家喜欢看并不容易。有些出版社出过插图本的历史读物。比如河南海燕出版社出的少年版《中国通史》,有不少人向我打听怎么买,说明还是人家需要。当然这套书让青少年读了就引起兴趣还不够,文字也不够生动。文革前连环画很多,对中小学生,包括成年人影响很大,人们都爱看。这方面的工作只要做好了,就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 

  此外,还可开辟新途径,如影视就可以利用。这是现代化手段,传播广泛,特别是电视,家家都有,在农村也很普及。 

  现在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不少,其中有一些好的片子。文革前就有一些好的历史题材电影。象赵丹演的《林则徐》、李默然演的《甲午风云》,观众很多,片子拍得好,教育作用大。改革开放后也有些好的。最近的电影《詹天佑》得到江总书记称赞,通过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很好的片子。电视剧如前几年放的《雍正王朝》很受欢迎,看的人很多。最近上映的《长征》拍得相当好。剧组人员真正进行了长征,沿着长征的路走,爬雪山过草地,这个精神就不简单。深入生活后拍得很真实很感人。再比如八十年代的电视片《努尔哈赤》拍得也不错。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不光国内这样,国外也有不少问题。最近报上批好莱坞的历史题材的电影片是“伪历史”,尤其是他们拍的外国历史题材的片子,都是用美国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来看人家的历史,对别人的历史进行歪曲。日本不仅修改教科书,掩盖侵略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历史,在电影方面也是如此。前几年右翼势力拍了一部片子叫《自尊》,为大战犯东条英机评功摆好,呼唤军国主义亡灵。在日本搞这些东西的人不少。有一个有名的右翼漫画家,画《战争论》,为军国主义翻案,画《台湾论》,宣传台独,被台湾台独分子翻成中文推广利用。这些都是伪历史。 

  国内历史题材影视片也存在编造历史的严重问题。象电影《秦颂》、《西楚霸王》都有这个问题。报上批评,有一位中学老师上历史课,讲过楚汉相争后,在下一次课堂上提问:“刘项相争,刘邦为什么要除掉项羽?”有个学生回答:“是为了争虞姬。”老师感到奇怪,下课后问学生:“教材上这样写没有?”“没有。”“课上讲了吗?”“没有。”“那是从哪来的?”,“是从电影《西楚霸王》中看来的。”《秦颂》讲高渐离跑到秦国,秦始皇的一个女儿有点儿精神病,和他谈恋爱,编造得莫名其妙。这样的问题已引起人们关注,有人说要重视这个问题。报纸上也常有人写短文,讲历史题材的影视片随便编造历史的危害。这样对历史有意无意的歪曲、曲解,由于传播面很广,广大观众对历史本身不了解,看过之后得了印象,以为真历史就是如此。久而久之,由不正确的历史知识,导致对历史理解的错误,由错误的价值导向,培养起不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很严重的问题。 

  当然创作文艺作品与写历史教科书不一样。教科书要完全根据史实,不能编造。艺术作品可以虚构,可以进行艺术再创造。但虚构也有个基本东西,前提是尊重历史的真实。有人标榜说我这是戏说。其实戏说也有个尊重史实问题,因为戏说的历史人物是真的。比如有个电视剧写康熙,说是虚构的,可是康熙这个人物不是虚构的,他是实实在在的清朝皇帝。戏中写他到处走,甚至到矿区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对这样的东西,观众看多了就觉得过去的皇帝真的这么好,比现在人还好。能深入到矿区,脏得要命,吃得也非常差。其实哪有这回事,一个封建帝王怎么能那样,是骗人的。康熙的确是英明的皇帝,但写他的好事不能那样写。有人说编得好,让人爱看,这个问题更严重,越受喜欢,起的负面作用也越大。好的影视片也有虚构、有夸张,不然不成为文艺作品,但基本上要尊重历史真实,不能离谱。《雍正王朝》写的也不全是历史上的真事,但它基本尊重历史真实。既然叫历史题材,就不能超出历史真实去虚构。有些人可以是假的,有些事也可以是假的,但大体上是要符合历史实际的。现在有的历史题材影视片,说的话都是只有今天才有的话,这怎么行。历史题材作品就要有特定的历史环境、特定的历史条件。 

  影视传播手段对普及历史可以很好发挥作用,但现在被编造历史、伪造历史的人用坏了。他们利用了,我们却没去利用,阵地被不负责任的人占领着。他们讲的是票房价值,要吸引观众,要多卖钱,没考虑要尊重历史、对历史负责。听说有个有名的电影导演曾说要气死历史学家。问题不在于是不是气死历史学家,历史学家也不会被他气死。问题是你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同样要对历史负责任,要尊重历史,不能误人子弟。不能只看票房,还需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不要让子孙后代满脑子都是被歪曲的乱七八糟的历史。所以我们要普及历史,让它对社会发挥正面作用,必须在影视方面多做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体,这比写书讲课能发挥更大更广泛的作用。而且可以去纠正不正确的历史题材影视片造成的恶劣影响。这是我们的责任。大家都在看,都感到不对,但觉得无所谓,哈哈一笑过去了,这是不行的。我们有这个责任。不能人家想气历史学家,我们就不理睬他,不和他生气,他爱怎么干就怎么干。 

  充分利用电影特别是电视等媒体在普及历史方面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有些单位制作过传统文化的电视片,效果很不错。不要埋怨人家不爱看,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要让作品有可读性、趣味性,健康的思想要通过情节、故事等生动活泼的东西去灌输,不要说教。影视片要生动活泼,感人、吸引人,从而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而不是干巴巴说教。这方面工作不容易做,但值得做,要下功夫。另外电脑在逐渐普及,也可以做些软件。有些单位做的中国通史教学片,也不错。但这方面也有局限,主要围绕课堂,不能争取太多的观众,普及面不广。 

  这些看起来是实际问题,其实也是个理论问题。关系到如何发挥史学的功能和作用,如何在新条件下做好史学工作,促进史学的繁荣发展等根本性问题。 

三、 要以正确的历史观为指导 

  搞好史学普及工作,利用媒体宣讲正确的历史知识,说到底是历史观问题。历史研究和文艺作品,都有个历史观问题。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作者、导演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历史真实首先是历史观问题。没有正确的历史观肯定写不出好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戏说也好,闹剧也好,包括好莱坞的,日本呼唤军国主义亡灵的,首先也是历史观问题。 

  我们在历史研究和历史普及领域都要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当然现在对此有不同意见,不同说法。到底历史唯物主义行不行,对不对?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唯物史观不对,问题太多,其中包括最基本的东西:存在决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阶级和阶级斗争等。有人提出应叫:“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不应叫唯物史观。这是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到现在为止,党中央、江总书记一直强调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唯物史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东西。这篇文章否定的不是从苏联开始运用唯物史观有问题,否定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本身。他不是说我们搞得不好,在运用中出的毛病,而是从根本上否定唯物史观。我们知道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这两个伟大发现一个是剩余价值学说,一个就是唯物史观。恩格斯在两篇文章中对此做过具体阐述:一篇是《卡尔·马克思》,一篇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两篇文章中恩格斯没有具体使用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词,但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明确提出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说: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不就是唯物史观吗?在该书的《1892年英文版导言》中,恩格斯明确指出,“本书所捍卫的是我们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东西”。他还说,不仅在英语中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名词,而且在其他许多语言中也都用它来表达这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恩格斯在上述两篇文章中对唯物史观还做了很好概括,这不是后来苏联出现过教条主义的东西,不是中国后来弄歪的问题。这是大是大非问题,应该很好来研究。如果唯物史观不行,那么历史就更可以随便编了,唯心主义就更可以盛行了。 

  现在有不同意见,有不同说法,这不奇怪。社会经济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会导致多种思想存在,会出现多种价值观,加上国外新传来的这种学说那种说法,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所以现实社会中怀疑马克思主义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不少,对马克思主义总体怀疑甚至反对的也不少。问题是我们怎样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江总书记讲得明确:在指导思想上不能搞多元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在历史研究领域内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在历史普及领域,包括历史题材影视创作方面,也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 

  (资料来源:《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4期,中华文史网整理。)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